来论 能否多开放些机关大院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2年05月30日 08 版)
新闻背景:日前,济南市历城区缓解拥堵推出新办法,董家镇政府机关大院免费向社会开放停车,受到了驾车前往附近学校接送学生的家长们的欢迎。
能否多开放些机关大院
作为为民服务的行政办公场所,机关大院里的免费停车不仅显著缓解了交通压力,有效利用了公共资源,还切实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。尽管开放机关大院可能会增加一些行政成本,但对改善干群关系、树立当地政府的良好形象善莫大焉。
既然让私家车停进机关大院,能够产生多方共赢的积极社会效果,那为何不把步子迈得大一些,以更多的开放来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呢?打造服务型政府,就不能把这种开放视为“吃亏”。除去涉及国家秘密与公共安全的场所,公共部门理应为便民利民而率先垂范。其实,政府公信力的提升,往往就在停车这样一些暖人心脾的“小事”上。
(广西苑广阔)
新闻背景:据报道,广东中山环卫工人王兴华在工作期间遭遇交通事故,因无工伤保险,无力支付医疗费,导致其妻郑秋花在绝望中自杀身亡。
为环卫工人撑起保护伞
肇事者人间蒸发、交管部门协调不力、医院威胁断药,显然都是酿成悲剧的客观因素。但相比之下,环卫公司没有参加工伤保险,则是王兴华车祸后医药费无着落的根本原因。环卫工人常年特殊的工作环境,使他们更易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,加之普遍存在收入低、保障少的家庭困难,一场突发的意外经常会演变为难以承受的重负。
作为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,社会保险能为劳动者撑开一把抵御风险的保护伞,更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。面对个别唯利是图的企业,劳动保障与监察部门应当积极作为,确保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落到实处。让在高危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有所保障,才能避免更多类似悲剧。
(北京程晨)
责任编辑:父母这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(组图)